雷军的“生死之战”,历时5年初见曙光
如何平衡性价比和高端化之间的生死之战矛盾,一直是雷军雷军和小米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文|《中国企业家》记者 赵东山
编辑|姚赟
头图摄影|赵东山
“高端是时年曙光福建某某建材厂小米的必由之路,更是生死之战生死之战!”2023年8月,雷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,时年曙光小米集团创始人、生死之战董事长雷军在其个人年度演讲上分享道。雷军
他进一步解释,时年曙光在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,生死之战有苹果、雷军三星、时年曙光华为这些行业巨头,生死之战其实小米的雷军发展非常困难,但只有做高端,时年曙光才能倒逼小米在技术上寻求突破,赢得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。
2020年小米10系列产品发布,意味着雷军率领小米探索高端化的开端。如今,这场被雷军誉为“生死之战”的战役,在经历5年多探索后,终于初见曙光。
2024年11月18日晚,小米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,创造了小米历史上单季最好业绩:该季度小米总收入925亿元,同比增长30.5%,这既是小米单季最高的营收,也是小米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增长30%以上。
与此同时,该季度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也达到63亿元,同比增长4.4%。更关键的是,在持续投入造车业务的情况下,小米的福建某某建材厂现金储备却不降反升,现金储备已达1516亿元。
纵观小米Q3财报,小米取得如此业绩的核心是因为雷军亲自抓的高端化战略初见成效:一方面,手机的平均售价(ASP)增加,从2023年第三季度每部手机997.0元增加10.6%至2024年第三季度每部1102.2元;另一方面,随着小米的汽车业务的破圈和拓展,笼络了一批新中产,带动了小米公司业务高端化进程的推进。
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:“我们大力、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,高端化战略收获重磅成果。手机已经立足4000元到6000元价格段,充分说明了小米高端化方法论的有效性,接下来重点突破6000+价格段。今年的高端产品大小折叠,尤其是Flip口碑和销量超预期,中国区和海外高端出货量都有非常大的突破。”
然而,就在财报发布的20多天前,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汽车于2024年10月29日正式发布,并开启预售,预售价格为81.49万元。如此定价,被网友调侃为“以前没钱(才)买小米,现在没钱买小米(了)”。不过,虽然定价不菲,小米SU7 Ultra在预售开启后的10分钟内,预订量就突破了3680台。
谈及外界关注的小米SU7 Ultra,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告诉《中国企业家》等媒体:“小米SU7 Ultra的订单还在增长,大比例用户是喜欢高端性能车的,包括保时捷等品牌潜在车主,此外还有一部分Xiaomi SU7车主也在密切关注。”
智能汽车业务,也确实正在成为小米高端化之路上另一重要的引擎。小米SU7系列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发布后,今年第三季度,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。其中,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95亿元,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2亿元。
面对全新的、陌生的造车业务,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也并未被产能压力所压垮。2024年10月,小米的单月新车交付量突破2万辆。2024年11月13日,小米实现累计生产10万辆新车的目标。从发布到产能10万辆,小米只花了251天。
摄影:赵东山
10万辆汽车产能,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分水岭。一组可参考的数据是,理想汽车为此花了708天,小鹏花了1034天,蔚来花了1046天。
而小米汽车的产能还在持续爬坡,就在昨天的财报发布后,雷军将2024年全年小米汽车的交付量目标调整为13万辆。财报发布前一日,该目标还是12万辆。
艰难的高端化之路
雷军曾表示,“小米高端探索之路是我近十年最痛苦,也是收获最大的成长。”
小米SU7 Ultra。来源:小米汽车海报
2020年,小米的高端之路从小米10系列开始。小米10开售一分钟便创下2亿元销售额的纪录,并突破100万台销量。首战告捷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,次年小米11因出现重大质量瑕疵,销售与口碑遭遇重大挫折。紧接着,小米团队花很大力气做的小米12,虽首销5分钟突破18亿元,但最终成绩依旧不达预期。
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,那是一段低谷期。产品迭代的不顺,最终传导至经营业绩上的下滑。小米财报显示,小米2022年收入2800.44亿元,同比下降14.7%;毛利475.77亿元,同比下降18.3%;经调整净利润85.18亿元,同比下降61.4%。
公司讨论会上,小米高管们曾爆发了史上最激烈争论:有人表示做高端太难了,我们能不能不做了?也有人质疑用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吗?当时内部很多人都在向雷军建议,要重新设立一个品牌做高端,小米目前的品牌形象已经很难扭转。那时,沮丧的情绪在小米的办公室蔓延。
如何平衡性价比和高端化之间的矛盾,一直是雷军和小米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2022年春节刚过,雷军就召集小米高管们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,也是在那次会议中,小米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,在“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”战略牵引下,确定了高端化战略目标: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iPhone,3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。
那时,雷军心底憋着一口气,但面对这样的业绩表现,他只能安抚团队:“高端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,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,保持长期的战略定力和持续的投入,坚决执行5年1000亿研发计划。”
故事的转折发生在小米12s Ultra上。该产品上市后迅速获得较好口碑,并于当年8月前提前完成全年销售计划,成为小米高端战略的重要转折点。随后的小米13系列乘胜追击,让小米于次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大陆地区人民币4000~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位列安卓厂商第一。
2024年第三季度,小米能取得史上最好业绩,同样依赖智能手机在高端上探的同时,实现销量的提升。根据财报,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4180万部增加3.1%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4310万部,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增加。根据Canalys数据,小米中国大陆的市占率同比增加1.2个百分点至14.7%。
20多天前,小米发布了全新的小米15系列新品,尽管起售价高于小米14系列,但小米15比上一代以更快的速度,实现了100万台销量的突破。
学习和投入
雷军曾表示,小米团队的一大优点在于:“遇到困难的时候,总是第一时间反思自己有什么问题,并第一时间找个懂的人问问。”
智能手机行业,影像一度成为众多厂商的核心竞争领域,OPPO找了哈苏,vivo找了蔡司,华为找了徕卡。那时,小米11 Ultra也定位“巅峰影像,安卓之光”,并在影像调校上下了巨大的功夫。然而,虽然配置全部拉满,参数到顶,也依旧未能让用户满意。
雷军经过和团队的痛苦反思,参数拉满,并不代表拍照好,更不代表用户满意。于是,雷军建议团队找徕卡聊聊。然而,在此之前,徕卡跟华为合作了5年,小米团队压力很大。“我们跟徕卡合作,能不能超越?如果不能超越的话,不就是行业笑话吗?”雷军曾表示。
但在雷军看来,徕卡是最好的老师,只要团队用心学,自己的能力就一定会成长,成长比什么东西都重要。后来,小米就和徕卡进行了合作,雷军还决定在小米公司办摄影培训班,即便管理工作繁忙,但雷军一次课都没缺过,每次学习特别认真,并利用周末时间完成摄影作业。
决定造车后,雷军同样倾注很大的精力学习和投入。官宣造车一年多,雷军便召集了3400多名工程师,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。而雷军本人为了造车也在过去2年多时间试驾170多种车型,写下了20万字试驾笔记。为了展示自己的造车决心,雷军还去考了赛车的驾照,并亲自测试工程车。
来源:雷军直播截图
小米手机的经验告诉雷军,成功没有捷径。决定造车后,很多人告诉雷军,赶紧出车,找家代工就可以了,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干。雷军也找过代工,也想过收购。但是没过多久,就下了决心,从核心技术做起,绝对不要想走捷径。
此前,雷军吃过大亏。小米创业的时候,就是轻模式,从模式创新开始,初期速度很快,但是根基不扎实,后来遇到了很多的挫折。再次创业,雷军告诉团队决定不走捷径,不收购、不代工,从核心技术做起,10倍投入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小米的技术研发投入逐年升高。2022年,小米的研发开支为160亿元,比2021年的132亿元,增加21.7%;2023年小米的研发投入再次提升为191亿元人民币,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9.2%。而仅在2024年第三季度,小米的研发支出就达到人民币60亿元,同比增长19.9%。
按照雷军的计划,未来5年,小米计划技术投入1000亿元。目前,小米在AI、OS和芯片领域,都在投入研发。截至2024年9月30日,小米的研发人员数达到20436人,占员工总数48.6%。此外,小米集团已在全球获得超4.1万件专利。
在全新的造车业务上,雷军也坚持技术全栈自研,专注提升汽车用户的智能化体验。在昨晚的财报电话会上,小米CFO林世伟透露,今年前9个月,小米汽车投资了差不多88亿元,其中大部分都是研发费用。
关于汽车智驾业务卢伟冰也表示:“在智驾的投入方面,我们的原则是‘上不封顶’。所谓‘上不封顶’就是哪里需要我们就去投。第一是要有好的、水平高的、可靠的人,第二就是拼命投。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‘四电机智能底盘技术’,都是小米在技术方面的大投入。”
2024年10月30日起,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已开启全量推送城市领航辅助功能(城市NOA)。此外,在上周的广州车展上,小米智能驾驶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,并取名为HAD,2024年12月底开始推送先锋版。截至2024年11月14日,小米智驾活跃率超85%,总行驶里程超8000万公里,NOA里程占智驾里程82.4%。
最近,连福特CEO吉姆·法利也对小米汽车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称自己过去半年一直在驾驶小米SU7,并对小米SU7的加速性能、方向盘精准度以及内饰质感都印象深刻,甚至表示自己已经不想换车。
不过,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。
对此,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回应称:“智能驾驶投入成本很高,需要在小米汽车销量上去做分摊。希望市场给小米一定体谅。小米汽车仍然处于早期阶段,规模还不够大。自建工厂、自研核心技术,前期重投入,成本有分摊,所以前期有亏损,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。”
卢伟冰进一步表示,“我们交付规模还在持续提升,10月单月交付量已经超过2万台,全年10万台交付目标已经完成。未来随着交付量增加,亏损收窄,规模效应会更加凸显。工厂满产等因素非常重要,随着Xiaomi SU7 Ultra开售,都将给小米汽车毛利率带来改善。”
从手机到汽车,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并不容易。就像雷军在2023年那场年度演讲最后讲道: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那么重要,所有的人生难题都将在成长中找到答案。人因梦想而伟大,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!”
新闻热线&投稿邮箱:tougao@iceo.com.cn
- ·河南省乒协主席王中琪被查办?官方辟谣
- ·无缘总决赛冠军!郑钦文:我希望未来会更好,恭喜高芙夺冠
- ·伊朗总统和沙特王储通话 讨论双边合作发展
- ·长图|“冬游西藏”优惠来袭
- ·黄有龙从湖南穷小子到新加坡富商,结婚15年没带赵薇回老家
- ·中国网协祝贺郑钦文夺总决赛亚军
- ·英超:曼联3
- ·喜茶招招招人啦!月薪25K+!
- ·段永平重回浙大谈投资:不能用自己的必需资金去赌一个不需要的钱
- ·考研英语长难句|Day119
- ·中新真探:为了降低钠摄入量,大家都应当换成低钠盐?
- ·尤文本赛季意甲已9场零封,为五大联赛中最多
- ·首批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
- ·大选日后,美国多地非洲裔收到种族歧视短信
- ·江西黎川发展生态农业 黎米稻草的绿色循环
- ·我国南海部分岛礁标准名称公布